像是故事中的每個情節、每個角色的名字與性格,都成為小朋友心智圖的一部分,感覺相當豐富呢!
當然,除了擁有豐富的情節,若是情節內容能引發讀者的共鳴進而帶動著讀者的情緒,那將會是一份精彩的小說!
但我們如何賦予故事情節不同的情緒呢?
這時候就先想想,什麼樣的影片或故事曾經吸引你(妳)的目光?
YN老師舉了《等一個人咖啡》的劇情,像是劇情中有著令人高興、興奮、難過、悲傷、溫馨等情節,觀眾的情緒也會跟著主角的遭遇一起上下起伏,無形間就能吸引觀眾的目光。
可是要怎麼替故事情節帶入情緒呢?
這時可以把握幾個小原則:
1. 故事有轉折,才會精彩。
2. 給主角糖吃,或是給主角受苦。
3. 在關鍵的時候救救主角吧!
4. 給主角兩難的局面,讓他(她)做抉擇。
在這裡 YN 老師就介紹了另一部影片《兒子的大玩偶》,讓小朋友從中尋找每個情節所帶給觀眾的情緒。
看完影片後,試著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節,以及討論每個情節帶給觀眾的情緒,就可以畫成一份專屬的「故事情緒線」
就像「故事情緒線」所描繪的樣式,每個情節都能帶給觀眾不同的情緒,像是 +1 到 +5 就屬於正面、開心、愉悅、興奮的情緒;相反的,-1 到 -5 則是難過、無奈、憤怒、哀傷的情緒。
最後,就是這周的任務囉。
請小朋友們為自己設計的故事情節納入不同的情緒!
當然,故事中可能有正派或反派的角色,所以若能延伸為每個角色繪出不同的情緒線,那麼對豐富故事的情緒會更有幫助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